更多...
分类搜索:
深圳市森华孚润滑科技公司
 电话:0755-27110981
传真:0755-27110775
销售部:彭经理13530235669
销售部:李小姐13530183481
售后服务:13823136604
地址:深圳盐田港保税区A18仓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润滑油知识>>浏览详细润滑油知识
液压油选用原则
发布日期:2012-07-21 16:01

众所周知,液压系统油温最佳温度是在3555之间,一旦温度升高到60以上,液压系统的性能将大幅度的下降,机床设备故障不断出现,液压系统的理想工作油温介乎45~50度之间,原因是液压系统依据一选定的压力油粘度而设计,但粘度会随着油温的高低而变化,进而影响系统中工作元件,如油缸、液压阀等。使控制精度和响应灵敏度降低,对于精密注塑机的情况尤甚。同时温度过高亦会加速密封件的老化令其硬化,碎裂。因此密切注意液压油的工作温度是十分必要的。油温过高的原因多

液压油的选用原则:
按液压泵出口压力和油温选品种:
压力低于7.0MPaHL
压力7.014.0MPa,油温低于50摄氏度用HLHM50摄氏度以上至80HM
压力大于14.0MPa,油温5080摄氏度用HM
新液压泵选用3246号液压油,旧泵用4668号以上。压力大于30.0MPa以上要相应选用高1-2级。
(
注意:HF-2HL的升级产品

使用液压油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 工业润滑 - 润滑油知识学堂 ...
3、定期检查油液质量和油面高度。 4、应保证油箱内油液的温升不超过液压油所允许的范围,一切工作般要求不能超过60,否则需检查液压油的冷却系统。油温过低时应进行油液预热,使油温逐步升高后(要求温度达30以上),再运行机器。 “...

使用液压油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1、应保持液压油清洁,防止金属屑和纤维等杂质进入油液中。中国润滑油知识学堂[1]JbeV [{
2
、油箱加入油液前,应进行彻底清洗,且注入新油时必须过滤(过滤网的精度一般在5-10μm)否则液压系统的性能及液压泵的寿命将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m8k@C+` j0`t]3
、定期检查油液质量和油面高度。
g2G
a:~|C        F4B‑Ip2Cd
润滑油,工业油,添加剂,基础油,润滑脂,切削液,金属加工,液压油,防冻液,阻尼油,壳牌,统一,长城润滑油,昆仑润滑油,美孚,嘉实多,康菲,润滑油网,润滑油动态,润滑油商务,润滑油信息,润滑油价格,维基百科,切削油,BP,黄油,润滑油营销网,润滑油专家,润滑油导购,润滑油战略,润滑油报告,润滑油营销,润滑油实战,提供汽车养护和润滑油知识,搭建一个润滑油买卖网,内有润滑油知识,润滑学堂,汽车后市场4、应保证油箱内油液的温升不超过液压油所允许的范围,一切工作般要求不能超过60℃,否则需检查液压油的冷却系统。油温过低时应进行油液预热,使油温逐步升高后(要求温度达30℃以上),再运行机器。

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方法与措施

(2007-2-12 20:05:32)

 

作者:刘学渊      对机械化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的良好与否是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的直接因素。就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作一粗略的探讨。         1 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 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有阻尼小孔、有的有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2.1 加油时       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2 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液压元件、液压胶管要认真清洗,用高压风吹干后组装。选用包装完好的正品滤芯(内包装损坏,虽然滤芯完好,也可能不洁)。换油时同时清洗滤清器,安装滤芯前应用擦拭材料认真清洁滤清器壳内底部污物。        2.3 液压系统的清洗        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再清洗滤清器、更换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3 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       3.1 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       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当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工作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油的变质。防止空气入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维修和换油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排除系统中的空气,才能正常作业。         2、液压油泵的吸油管口不得露出油面,吸油管路必须密封良好。         3、油泵驱动轴的密封应良好,要注意更换该处油封时应使用双唇正品油封,不能用单唇油封代替,因为单唇油封只能单向封油,不具备封气的功能。本单位曾有一台柳工ZL50装载机大修后,液压油泵出现连续气蚀噪声、油箱油位自动升高等故障,经查询液压油泵修理过程,发现即为液压油泵驱动轴的油封误用单唇油封所致。       3.2 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       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       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含水量大的油要经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在没有专用仪器检测时,可将油滴到烧热的铁板上,没有蒸气冒出并立即燃烧方能加注。       4 作业中注意事项       4.1 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使机械结构件早期磨损、断裂、破碎,一方面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油温上升。我单位曾新购一台UH171正铲挖掘机,作业中每隔46天斗门油管就要漏油或爆裂,油管是随机进口的纯正品,经检测没有质量问题。通过现场观察,发现为斗门开、闭时强烈撞击限位块、门框所致。要有效地避免产生冲击负荷: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液压阀开、闭不能过猛过快;避免使工作装置构件运动到极限位置产生强烈撞击; 没有冲击功能的液压设备不能用工作装置(如挖掘机的铲斗)猛烈冲击作业对象以达到破碎的目的。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操作手要保持稳定。因为每台设备操纵系统的自由间隙都有一定差异,连接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因而其间隙也不同,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出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赋予了设备的个性。只有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手认真摸索,修正自己的操纵动作以适应设备的个性,经过长期作业后,才能养成符合设备个性的良好操作习惯。一般机械行业坚持定人定机制度,这也是因素之一。        4.2 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经排气后不能消除,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4.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到准确的油位。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是接班司机对液压系统检查的重点。常压式油箱还要检查并清洁油箱通气孔,保持其畅通,以防气孔堵塞造成油箱真空,致使液压油泵吸油困难而损坏。         4.4 保持适宜的油温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危险温度≥100℃)。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油温过低时,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起动发动机,空载怠速运转35min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4.5 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设备,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查油位状态,将机器停在平整的地方,发动机熄火15min后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4.6 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中要防止飞落石块打击液压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活塞杆上如果有小点击伤,要及时用油石将小点周围棱边磨去,以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连续停机在24h以上的设备,在启动前,要向液压泵中注油,以防液压泵干磨而损坏。          5 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5.1 250h检查保养       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换油。        5.2 500h检查保养        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5.3 1000h检查保养        清洗滤清器,更换滤芯,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液压油。长期高温作业换油时间要适当提前。当然,如能通过油质检测分析来指导换油是最经济的,但要注意延长使用的油,每隔100h应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更换变质油。       5.4 7000h10000h检查维护       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至命性的破坏。   中铁五局(集团)第七工程公司 

EH油系统的运行操作


EH油系统的运行操作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徐艳霞 王丙威

在介绍了EH油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后,针对汽轮发电机组的不同工况。简单地介绍EH系统的运行操作。
一、预启动
在机组预启动期间,EH油系统应进行升温、升压。液压油的正常运行温度是493860),虽然允许系统可以在21油温下操作,但不推荐低于21油温下运行,严禁在10下运行。因此预启动的第一步是对油升温。
采用浸入式加热器升温,可采取自动控制方式,也可采用手动控制方式。应注意的是油箱中的油位应在正常油位之上时可操作浸入式加热器,否则将导致加热器损坏,暴露在外的加热部分过热将使EH油碳化。手动操作是接通电源开关连续地使加热器加热,因此,一旦油温加热达到最低温度极限(21)时应关断加热器,误操作可导致油温过热和损坏液压部件。
当油温位于1021之间,浸入式加热器没有使用或者希望快速启动时,可以开启油泵,使油在供油装置内循环来进一步升温,操作步骤如下:
1)调节EH油箱控制组件的溢流阀到最低压力位置。
2)主EH油泵间断地运行,使抗燃油在油箱内循环。
3)手动启动主油泵以及调节控制组件溢流阀,使排油压力为3.45Mpa,并注意监视系统压力表,使之达到3.45Mpa
4)当油温达到15时,调整溢流阀使排气压力达到6.9 Mpa
5)手动启动备用油泵可以减少加热时间。在加热EH油的步骤期间,EH油仅仅通过EH油箱组件和连续管道,并在其中循环。注意:如果在启动备用泵时,泵的噪声和振动大大地增加,应调整控制组件的溢流阀来降低排油压力。误操作可导致EH油箱的部件损坏。
6EH油箱油温达到21时,调节控制组件的溢流阀,保持油压在10.35 Mpa
7)慢慢地达到控制组件缷载阀的缷载压力。调整控制组件使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为16.22 Mpa
8)调整控制组件使缷载阀的缷载压力为14.5Mpa。加载压力为12.42 Mpa
9)设定好阀门压力后,闭锁控制组件的缷载阀和溢流阀的调整螺丝。
EH油箱下的两台油泵提供启动压力。油泵启动前关闭油再生装置的两个隔离阀,打开油泵的电隔离阀,每台泵每分钟能提供20加仑的油量,能满足正常运行时EH油系统的需要,因此常常是一泵运行一泵备用。当母管油压跌到11.04 Mpa时,电接点开关闭合启动备用油泵,一旦备用泵启动,只能靠手动去切除它。
油箱的油通过140μm的金属滤网,经过隔离阀进入油泵,加压后进入控制组件的滤网﹑缷载阀﹑单向阀汇集于高压油母管,在集油母管上跨接有溢流阀﹑高压蓄能器和再生装置,以保证供油质量和供油压力。
高压母管给阀门油动机﹑EH油试验块﹑自动停机脱扣母管(AST)和超速保护控制母管(OPC)提供EH油。高压EH油集管通过在每一个主气阀和高压安全阀上的节流孔给AST母管提供EH油。一个隔膜接口阀和四个在危急脱扣控制块上的电磁阀,阻断了AST集油母管EH油的排油通道。
隔膜接口阀受机械超速和手动脱扣润滑油母管油压控制。危急排油管给OPC集油母管提供EH油,这个排油管由高﹑中压调节阀油动机上的安全阀控制。在危急脱扣控制组件上有两只电磁阀阻断了OPC母管EH油的排油通道,两只单向阀阻止OPC集油母管压力消失对AST集油母管的影响。OPC集油母管提供的EH油操作一个空气导阀,控制提供到气动逆止阀的压缩空气,OPC母管压力消失时,空气导阀关闭,排出提供逆止阀的压缩空气从而引起气动阀关闭。
在预启动期间,AST集油母管没有压力。在这种工况下,四个20AST电磁阀打开以便为AST集油管和OPC集油管提供一个排油通道。因此系统空气导阀打开通大气以及防止二路压缩空气进入单向阀。当AST集油母管没有增压时,所有蒸汽阀关闭。
EH油经过三个排油管路返回油箱。两个是无压力排油管,它们直接把EH油排回油箱。第三个具有压力排油,在高压工况发生危急脱扣时,高压油先从气阀油动机排入近旁的低压蓄能器,然后再由低压蓄能器排油,,经回油处理器回至油箱,回油处理器保证回油质量和油温。
二、盘车
在盘车工况期间,高压EH油从油箱供到各个阀门油动机。在此期间,若气阀前大气压,则可对蒸汽进行操纵试验。当操作员控制高压调节阀门在关闭阀位,然后按下汽机闭锁(LATCH)键复置汽轮机,在汽机挂闸时,四个危急遮断脱扣控制组件上的电磁阀闭合,使AST集油母管增压,EH油压操纵的空气导阀也闭合,传递压缩空气到抽气逆止阀伺服机。
随着AST集油母管油压的建立,再热主气阀将自动全开。遥控操作再热主气阀门的试验电磁阀,观察再热主气门是否迅速关下。
当中压主气阀门全开以后,可以通过改变电液转换器输入信号的大小对高﹑中压调节阀门进行开启试验。注意此时高压主气门全关。在高﹑中压调节阀门全开的情况下,操作两只20OPC电磁阀,可对高﹑中压调节阀门进行OPC超速保护试验,操作20AST的四个电磁阀或机械超速与手动遮断装置,可观察全部的汽阀是否都关闭。
在机组挂闸,建立了OPC母管油压和AST母管油压﹑再热主汽阀全开后,其它阀门的开与关受DEH控制器控制。
三、启动及正常负荷运行
启动方式不同,阀门开启顺序不一样;不同的阶段,阀门的开度不一样。这些都是由DEH控制器根据所选择的方式﹑命令和机组本身的状态确定,通过电液转换执行机构实现。EH油系统保证运行时油质﹑油温和油压。
在机组带负荷期间,出现超速工况时,来自DEH超速保护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操纵EH系统,机组出现部分甩负荷,OPC控制器输出快关中压调节阀门控制信号,激励CIV电磁阀S1快关,经一定的延时(0.31 s)后又迅速开启;当出现全部甩负荷或转速大于103%的额定值时,DEH控制器激励两个20/OPC母管的压力油,关闭高、中压调节阀门,降低汽轮机转速,待转速回落至允许值后,OPC电磁阀复位,DEH控制器控制高、中压调节阀,实现机组同步并网。
机组带负荷期间,应周期地使用油再生装置,以保证EH油质。
四、停机
在系统停机过程中,EH系统连续运行,无论哪一类的停机,在逐步减少机组负荷时,高压调节阀控制通过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当机组已达到最低负荷时,汽机脱扣以及发电机主开关开路,打开在危急脱扣控制组件上的四只20/AST电磁阀,释放AST母管油压,导致所有汽门关闭。停机期间,EH油系统仍保持正常油压,油动机活塞下的油压和ASTOPC母管的油压减到零。
五、非正常运行
机组超速,低凝汽器真空,推力轴承磨损,低轴承油压、低EH油压或用户选择的脱扣方式均以非正常运行论处。它可能是由于振动大,温度高,蒸汽源断等因素而发生,在此期间需要EH油系统来防止系统损坏。
当一个异常的系统停机发生时,系统操作是提供快速阀门关闭。压力开关和监视汽机工况所选择的电传感器触发汽机脱扣。一旦汽机脱扣,EH油通过危急脱扣控制组件或隔膜阀直接排放至油箱。隔膜接口阀提供一个在AST母管与润滑油系统的机械超速和手动脱扣部分之间的接口。机械超速和手动脱扣集管油压施加到AST集油母管中的隔膜接口阀顶部。这个压力保持隔膜阀在关闭的位置。当这个压力降低时,阀门开启以释放ASTOPC母管中的EH油压,导致所有的汽阀关闭以及打开排放阀。
六只电磁阀控制危急脱扣控制组件的操作,四只阀门阻断AST集油母管的通道,这四个20/AST阀门通常被激励关闭。四只电磁阀接两个通道布置(并——串联),每个通道至少有一个电磁阀开放才能释放AST集油母管油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为两个阀门必须同时发生故障时,才能引起故障误跳机,而且这些电磁阀门正常时是通电的,脱扣工况时失电,这些保证了脱扣操作的可靠性。

 

 

[ ] | Posted: 2006-08-20 14:03

 

     

 

液压油的选择标准

1.适当的粘度

太高粘度会造成反应过慢,油泥过多的现象,太低粘度会造成压力达不到之现象。

2.适当的粘度指数

根据应用环境选择相应粘度指数的油品,若是流动作业或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必须用高粘度指数油品。如在广东地区由于气温温差不大,此项不是特别要求。但若使用的环境是高温,一定要用高粘度指数的液压油。因为液压油在高温下变稀,低温下变稠的特性对液压系统产生的压力有影响。

3.抗磨特性

对于重负荷或计划长久使用不更换油品的机械要用抗磨性能优异的油品,否则在重负荷条件下会失去压力,或使用不到预定期限因添加剂失效而达不到效果。对于某些精密的叶片泵一定要用抗磨十分出色的油品,否则会加快缩短泵的寿命,使泵加剧磨损。

4.氧化安定性及防油泥性

若操作温度大于70℃,会加倍加快油品老化变质的速度。在使用环境是高温的情况下:如压铸、制陶、炼钢等,要强调油品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若油品氧化就会形成油泥,造成机械故障。用于在普通温度环境中使用的机械上,抗氧化不佳的油品不能用半年,中度抗磨的约一年,极压抗磨的约二年。

5.抗泡沫特性

抗泡性对于大型液压系统尤为重要,泡沫多会造成压力不稳的现象。

6.特殊环境要求

某些高温环境下要求油品能防火如压铸、炼钢行业,最好使用防火液压油,虽然单价贵,但使用寿命长几倍,更合算。

润滑油使用须知

油品储存:
1.不可直立放于露天环境,以防止水份及杂物的入侵污染。
2.
室内储存可立放,桶面朝上,方便抽取。
3.
拧紧封口盖,保持油桶密封。
4.
保持桶身面清洁,标识清晰。
5.
保持地面清洁,便于漏油时及时发现。
6.
做好入库登记,先到先用。
7.
频繁抽取的油品、放置在油桶架上用开关控制流放。
8.
新油与废油分开放置,装过废油的容器不可装新油,以防污染
油品安全:
1.油品独立窨存放,周围不得放置可燃品。
2.
严禁烟火,不得携带火种进入油库。
3.
配备不少于二个来火器。
4.
擦试机械后之油布或清除之油污不得堆积, 以免助燃。
5.
易燃的特种油品或化学溶剂分离储存并放置易燃品标志。
使用注意:
1.
向润滑专家咨询,用适当规格的润滑剂,尽量减少用油种类。
2.
每种机械以简单图样示出需要加油的部位,油品名称、加油周期等并由专人负责,避免用错油品。
3.
每次加油前须清洁擦拭油抽、油壶等容器和工具。
4.
每种用油专用的容器,且在容器上注明盛载油品的名称,以防污染。
5.
换油前须将机械用溶剂冲洗干净,切不可用水溶性清洗剂。
6.
每次添加或更换润滑油后,做好机械保养记录。
7.
发现油品异常或已到换油周期,应抽样交由专业公司化验决定。
环保和健康
1.
严禁将废油直接排入水沟倒入土壤,以防污染环境。
2.
废油废液专桶收集,再交由政府许可的回收商回收,切不可乱倒。
3.
皮肤过敏者或划擦伤者,应避免直接接触润滑油。
4.
切勿穿着油迹渗透的衣物,不可将被油污染的碎布置入袋中。
5.
不可用污浊布碎抹去皮肤上的油迹,以防布碎中藏有金属碎屑可擦伤皮肤引发感染。

 

- 作者: 白手套 2005年04月7, 星期四 21:04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油脂小常识:

问:何谓油脂(GREASE)?

答:油脂(GREASE)的英文系由拉丁文〝CRASSUS〞与法文〝GRAISSE〞合并产生而来。润滑油结合增稠剂(皂基)成为半固体或固体的性状,即为油脂。任何一种油脂都含有三个主要成分:基础油(矿物油或合成油)、添加剂、增稠剂(或皂基)

问:润滑油与油脂的差异性为何?

答:油脂提供与润滑油相同的性能,但由于其性状为半固体(固体),因此能提供:对培林有较好的油封效果、较润滑油少的上油次数、油滴漏或油污染的情形发生、较长时间的润滑油膜、抗震动型润滑、减少灰尘水分的入侵。相对的润滑油则提供较佳的散热性。

问:NLGI NO.2是什么意义?

答:其系判断油脂的软硬度黏度,以针入度的距离为量测(ASTM D218)油脂的软硬度。其号数有000,00,0,1,2,3,4,5,6,号数愈低油脂愈软,号数愈高油脂愈硬。一般常见用于工业上的号数为NLGI NO. 2 & NLGI NO.3,而0, 1号则常用于中央供油式油脂帮浦机。重要的一点是号数的高低不影响其耐温性。通常视作业的环境 、给油的方式来判断号数的选择。

问:油脂的如何选择使用呢?

答:油脂的选择以下列八要点作为选择的依据:轴承种类、轴承尺寸、DN value值、速度、操作温度、周围温度、干燥或潮湿、负荷重量、润滑方式。

 

- 作者: 白手套 2005年04月7, 星期四 21:01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润滑油脂的内容(何谓润滑油脂 "GREASE")

润滑油内含增稠剂(thinckener)或皂基(soap)成为固体或半固体之稠状,常用于轴承润滑。
  油脂中的润滑系倚靠润滑油的润滑性,而增稠剂(thinckener)或皂基(soap)可视为海绵(sponge),其将润滑油吸附住,以利润滑油来润滑,并有时增进润滑性。而添加剂(Additive)则为增进油脂的效能。如抗氧化、抗腐蚀、抗磨性、甚至提供较佳脂附着性、及黏着力。

 

  常见的增稠剂(皂基)有锂基(Lithium Soap)、钙基(Calcium Soap)、铝基(Alumium Soap)、钠基(Sodium Soap)、钡基(Barium Soap)等。近年来更研发出锂复合基(Lithium Complex Soap)、钙复合基(Calcium Complex Soap)、铝复合基(Alumium Complex Soap)、钠复合基(Sodium Complex Soap)、钡复  合基(Barium Comples Soap)、尿素基(Polyurea,非金属皂基)等更高性能之增稠剂。
  油脂的稠度(Consistency)NLGI(NATIONAL LUBRICATING GREASE INSTITUTE)所订定的黏度号数表示之。
  NLGI No. 000000123456 000最软(几乎接近于油类),而 6 号最硬(如柏油般)。一般常用的号数为2号而 01号则常使用于自动润滑系统中

 

- 作者: 白手套 2005年04月7, 星期四 20:59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润滑油判定指针

如何看懂润滑油之基本物性:(常见于物性表Technical data)

·                                 VISCOSITY(黏度):测量润滑油流动性的指针目前常以(SUS Cst)判定。 可参考润滑油黏度对等比较表以了解各种油黏度相对应之黏度等级。

·                                 VISCOSITY INDEX(黏度指数) 在油温度愈高时黏度愈低,高黏度指数的油较不易因油温升高而变稀薄。
合成油的VI值较矿物油高。

·                                 SAE No: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常用于表示机油黏度 如:10W40 20W50

·                                 AGMA No:美国齿轮制造协会(American gea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常用于表示齿轮油耐极压号数。

·                                 ISO No: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sations) 用来表示工业润滑油黏度 如:32 46 68...

·                                 POUR POINT(流动点) 润滑油会流动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此油能至最低温度使用)

·                                 FLASH POINT(闪火点):润滑油加温至会闪火的最高温度即称之(通常表示此油能耐最高温度)

·                                 POUR POINT(流动点):润滑油会流动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此油能至最低温度使用)

·                                 FLASH POINT(闪火点):润滑油加温至会闪火的最高温度即称之(通常表示此油能耐最高温度)

 

- 作者: 白手套 2005年04月7, 星期四 20:58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润滑脂专用术语

· 时效硬化:润滑脂的稠度随贮存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
外观:只用直观检查的方法所看到的润滑脂特性,通常包括整体外观、质地、颜色和光泽等。

·
整体外观:光滑的、粗糙的、粒状的、分油的等。

·
质地:奶油状的、有弹性的、拉丝的。

·
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白色等,还可加上限制形容词"""中等"""等。

·
光泽:光亮的、无光泽的等。

·
稠度:稠度是指塑性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程度。

·
锥入度:锥入度是润滑脂稠度的一个量度。锥入度越大,脂越软。

·
稠度等级:NLGI(美国润滑脂协会)分为九个等级,从0006共九个。

·
机械安定性: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稠度变化值越小,机械安定性越好。

·
触变性:润滑脂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的性质。

·
抗水性:润滑脂抵抗从轴承中冲洗掉的能力,抵抗因吸收水分而使脂的结构破坏的能力,在水存在时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能力。

·
胶体稳定性: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

·
相似粘度:通常润滑脂的粘度随剪速的增大而变小,所以脂粘度称为相似粘度或表观粘度。

 

 

- 作者: 白手套 2005年04月7, 星期四 20:56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润滑油脂基本行业术语

一、 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是批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3g/mL表示。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 粘度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5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三、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 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 凝点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六、 倾点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七、 水分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种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都是以%表示,小于0.03%即为痕迹。特殊要求的油品,其水分以10-6ppm)表示。

八、 机械杂质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叫做机械杂质。

九、 水溶性酸或碱
  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总称。

十、 残炭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裂解中所形成的残留物叫残炭。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十一、 灰分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炭化后的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叫做灰分,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有的环烷酸盐类。通常油品中的灰分含量都很小。在润滑油中加入某些高灰分添加剂后,油品的灰分含量会增大。

十二、 破乳化值
  油品从油水乳化液中分离能力的量度值叫做破乳化值,以min表示。它是汽轮机油的一项主要规格项目。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与漏水、漏气接触,甚至混合,形成暂的乳化,因此必须具有能与水迅速分离的性能,才能保证油品正常循环和润滑机件。

十三、 氧化安定性
  石油产品抵抗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叫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十四、 剪切安定性
  剪切安定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石油产品抵抗剪切作用保持粘度的粘度有关的性质不变之能力。

十五、 成沟点
  成沟点是把试验油样在规定的温度下存放18h,用金属片把试油切成一条沟,然后在10s内测定试油是否流到一起并盖住试油容器底部。若在10s内油样流回并完全覆盖试油容器底部,则报告油样不成沟;反之则报告油样成沟。成沟点是测定齿轮油(低温)的成沟性能。

十六、 滴点
  在规定条件下的固体或半固体石油产品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叫做滴点,以表示。
  润滑脂的滴点与其组成有很大关系。常用润滑脂滴点的大致范围如下:

烃基脂的滴点

一般为40~80

钙基脂的滴点

约为75~95

钙钠基脂的滴点

大约为120~135

钠基脂的滴点

大约为130~200

锂基脂的滴点

大约在170

复合皂脂的滴点

大约在250以上


十七、 锥入度
  在25时,总荷重为150±0.25g的标准锥在5s内垂直穿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叫润滑脂锥入度,以1/10mm表示。
  锥入度是表示润滑脂软硬的项目。锥入度越大,稠度越大,稠度越小,润滑脂就越软。反之,则润滑脂越硬,稠度越大。绝大多数润滑脂是根据锥入度大小来分号的,其规定如下表:

润滑脂牌号

锥入度(25/10-1mm

000

445~475

00

400~430

0

355~385

1

310~340

2

265~295

3

220~250

4

175~205

5

130~160

6

85~115


十八、 游离酸和游离碱
  润滑脂是动植物油或全盛脂肪酸用碱皂化后,稠化矿物油而成的。如果皂化不完全或矿物油氧化分解,就会出现游离酸;如果用碱量过多,高精尖会出现游离碱。过多的游离酸、碱的存在,会引起机件腐蚀所以润滑脂的游离酸、碱应控制在一定数值内。

十九、 胶体安定性
  润滑脂在使用或长期储存中会有少量的油析出,这种现象称为分油。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称为胶体安定性。

二十、 机械安定性
  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又称为剪切安定性,它表示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润滑脂在机械力长期作用下,稠度将下降,在极端苛刻条件下,润滑脂的结构将被破坏而变成流体,从润滑部位流失,丧失润滑作用。这是因为稠化剂的纤维结构,当承受长时间剪断破坏时,使纤维变短,导致稠度下降,在遭受轻度剪断时,纤维还可以再度叠合而恢复稠度,这种搞机械剪断作用性能,称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

- 作者: 白手套 2005年04月7, 星期四 20:55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液压控制阀

【作用;典型结构;符号;工作原理;常见故障】

通过控制液流方向来达到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一)单向阀:使液体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不许它反向倒流。
   
(二)液控单向阀:在控制油作用下,允许油液反向通过。
 

(三)换向阀:借助于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使之与阀体相连的各油路实现接通、切断,或改变液流方向的阀类。

分类方法

类型

按阀的结构形式分

滑阀式、转阀式、球阀式、锥阀式(即逻辑换向阀)

按阀的操纵方式分

手动、机动、电磁、液动、电液动、气动

按阀的工作位置数和通道数来分

二位二通、二位四通、三位四通、三位五通等

   
  
 
二、压力控制阀

利用压力作信号进行控制的阀或是控制系统工作压力大小的阀称为压力控制阀。共同特点是利用油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一)溢流阀:保证溢流阀进口压力压力恒定。
      
(二)减压阀
【定值减压阀】:保证减压阀出口压力恒定。
【定差减压阀】:使进出口压力保持为定值。
【定比减压阀】:使进出口压力间保持一定的比例。

  
(三)顺序阀:以系统压力为信号使多个执行元件自动地按先后顺序动作。
        

三、流量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是通过改变节流口通流面积或通流通道的长短来改变局部阻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流量的控制。
(一)节流阀:通过阀芯的运动直接改变节流口通流面积从而改变流阻的阀。
    
(二)调速阀:
(三)溢流节流阀
     

- 作者: 白手套 2005年03月21, 星期一 16:10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GKN密炼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GKN密炼机的液压系统基本上包含了常见的液压控制元部件和控制回路,可分为:液压站、上顶栓控制部分、喂料门控制部分、排料门及其锁紧装置控制部分和转子密封等5部分。与风控密炼机相比,GKN密炼机的液压控制具有调速范围广、传动力矩大、传动平稳、反映灵敏、控制便捷、自动化水平高、能完成复杂动作、实现远程控制、节能高效、混炼胶质量均匀等优点。但同时系统对密封性要求很高,对油温和负载的变化敏感,不适宜于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工作,要求有严格的过滤设施,元件的制造和装配精度高,液压系统容易出现故障且故障原因不易查找。

1 GKN
密炼机液压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GKN密炼机的液压系统基本上包含了常见的液压控制元部件和控制回路,可分为:液压站、上顶栓控制部分、喂料门控制部分、排料门及其锁紧装置控制部分和转子密封等5部分。与风控密炼机相比,GKN密炼机的液压控制具有调速范围广、传动力矩大、传动平稳、反映灵敏、控制便捷、自动化水平高、能完成复杂动作、实现远程控制、节能高效、混炼胶质量均匀等优点。但同时系统对密封性要求很高,对油温和负载的变化敏感,不适宜于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工作,要求有严格的过滤设施,元件的制造和装配精度高,液压系统容易出现故障且故障原因不易查找。
  2 GKN密炼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2.1 异常噪音
  异常噪音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1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机械元件

1. 泵与电机的联轴节不在一条中心线上
2
.联轴节松或出现问题

3
.防震装置出现问题

1. 重新找中心
2
. 应紧固或更换联轴节

3
. 检查紧固或更换新件

吸油管路阻力过大

1.出油口过滤器堵塞或自数过大
2.
吸油管路堵塞或有泄漏发生
3.
油位太低

1. 检查清理或更换合适新件
2
.检查处理
3.
检查加油

液压泵

1 泵的防震装置出现问题
2
泵的最大设定压力太大
3
转轴密封或吸油口密封出现问题
4
泵的控制系统紊乱

1 检查紧固或更换新件      2 重新设定最大压力      3 检查更换新密封       4 重新调整控制系统

供、回油管路

1 供、回油管路松或安装位置不好    2 回油管咯堵寒或没有油

1 检查紧固管路或重新走管  2 检查处理或清理

供油管路中的阀

1. 阀因脏物堵塞            2. 阀的节流或喷嘴太小

1 检查清理         2 检查并更换合适元件

流量、比例控制

1 流量控制阀震动影响到其他控制元件  2 流量过大引起的噪音         3 控制系统紊乱            4 电磁阀因电磁力小或电压引起堵塞或控制  系统故障                5 阀体因磨损或脏物堵塞出现问题    6 系统压力失控

1 检查处理         2 适当调节流量或比例控制板  3 重新调节控制系统     4 检查电磁阀线包及其线路  5 检查清理或更换新件    6.重新调整压差控制板

液压油

1 因油位低或油温低液压油粘度大造成吸油  困难                2 液压油脏损坏内部元件        3 液压油起泡

1 检查并处理液压油     2 更换新油品        3 检查原因或更换新油品

  2.2 压力不足(输出力和力矩不足)
  压力不足(输出力和力矩不足)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2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机械元件

1 电机联轴节磨损           2 液压泵或电机转向不对        3 防震装置出现问题          4 电机或液压泵传动轴上的键被剪切

1. 检查或更换联轴节       2. 检查处理           3. 检查紧固或更换新减震     4. 检查处理


吸油管路液压泵

1. 过滤器堵塞或目数过大         2. 由于磨损,泵的内部出现泄漏      3. 液压泵控制元件出现故障或控制压力设定值过低

1 检查清理或更换合适新件   2 检查处理或更换合适新件    3. 检查处理或重新设定压力传感器设定值

供、回油管路

1 供、回油管路出现泄漏        2 管路内部阻力过大或吸油口过滤器堵

1. 检查处理            2. 检查清理或更换新件

供油管路中的阀

1 阀的工作压力设定太低        2 因阀体或密封件磨损产生的内部泄漏  3 阀体的弹簧损坏           4 阀的型号不对或内部节流(喷嘴)太小

1 重新调整设定压力       2. 检查修复或更换新备件     3. 检查更换新备件         4. 更换合适部件

流量、比例控制阀

1. 内部流量阻尼太大产生压降太大     2.流量调节阀的调节不合理或故障     3. 比例控制阀工作状态不对(如零点漂移或压力设定为零时柱塞不在中间位置)      4. 阀体因磨损而产生的内部泄漏或内部单向阀出现问题                5. 控制阀阀芯卡住造成故障

1. 检查处理           2. 重新调节流量或更换新件    3. 通过调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强制性复位,或检查压力传感器信号4. 检查电磁阀阀芯或单向阀或修复更换                5. 检查处理或更换新件

液压油

1 粘度刘氏而产生的内部泄漏比较严重  2 粘度太高而产生的流量受阻较大    3 液压油起泡

1 检查油品、油温或更换新油品 2 检查油温油品        3 检查原因或更换油品


其他问题

1 压力控制系统控制程序出现问题    2 执行元件出现故障

1 通过PC更改、更新控制程序   2 检查处理



  2.3 油缸或马达紧急动作(压力和流量波动较大)
  油缸或马达紧急动作(压力不口流量波动较大)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3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机械元件    吸油管路阻力过大

1.泵与电机的联轴节不在一条中心线上  2.吸油管路太小或拐弯较多       3.出油口过滤器堵塞或目数太大     4.吸油管路堵塞或有泄漏

1 重新对中心          2.适当调整吸油管路       3.检查或更换过滤器       4.检查处理

液压泵

1.变量输出泵的流量调节器出现问题   2.泵的系统压力调节装置的背压阀出现问题

1.调整或更换新备件       2.检查调整压力或更换新备件

供、回油管路

1.供、回油管路缓;中不好或内部阻力太大2.回油管路过滤器堵塞

1 检查调整或清理        2.检查清理或更换新件

供油管路中的阀

1 管路中阀的远程控制出现问题     2 管路中的单向阀出现问题

1 检查控制线路         2 检查处理或更换新件

流量、方向控制阀

1.流量控制阀震动影响到其他控制元件  2.流量过大引起的噪音         3.控制系统紊乱            4.电磁阀因电磁力小或电压低引起堵塞或控制系统故障               5.阀体因磨损或脏物堵塞出现问题,系统压力失控

1 检查处理           2.调节流量或更换新件      3.通过调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强制性复位,或检查压力传感器信号 4.检查电磁阀阀芯或单向阀或修复更换5.检查处理或更换新件

液压油

1 液压油污染            2.液压油起泡

1更换新油品          2 检查原因

其他问题

1.在输出端没有足够大的反作用力(如降压喷嘴、减压阀)

1.考虑更换

 


  2.4 工作时液压油温度过高
  液压油温度过高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4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液压泵

1 液压泵因磨损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 变量泵的调节器出现故障        3 液压泵流量或速度调节的太大

1 更换新备件         2 检查调整或更换新备件    3 重新调整流量

供、回油管路

1.供、回油管路截面积小导致较大的摩擦力  2.管路中的过滤器堵塞

1.考虑更换新管路        2.检查清理

供油管路中的阀

1.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2.压力设定过高

1 适当停机降温        2 重新设定压力

流量、方向控制阀

1.流量设定值过低(经泵回流量太多)或流量  控制阀出现问题              2.比例控制阀因泄漏损失较大       3.信号为零时比例控制阀阀芯没有处于中间  状态

1 重新调整流量设定值或更换新件2 检查、处理比例阀内外部泄漏点及内部单向阀磨损情况       3 通过调整比例控制阀的比例控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强制性复位,检查压力传感器信号

液压油

1 温度太低而产生的内部泄漏比较严重   2 温度太高而产生的流量受阻较大     3 液压油起泡

1 检查油品、油温或更换新油品 2 检查油温油品        3 检查原因或更换油品

其他问题

1.系统冷却能力不足或冷却效率低     2.液压泵一直处于负荷运转状态,液压泵压  力定值低于系统压力阀设定值或系统压力传感器(压力控制开关)设定值过高         3.液压油量不足             4.冷却水温差控制开口比例的流量阀出现问题5.冷却系统温差设定值过高        6.没有低温冷却水或冷却电机()故障   7.低温冷却水温度过高          8.环境温度过高或空气相对湿度过大    9.列管式换热器内部结垢

1.检查冷却循环泵和低温)令却水工作状况,或热交换器内部结垢清理  2.检查压力控制阀电磁铁是否能够失电后阀设自动复位         3.适量添加液压油        4.检查阀的工作状态       5.调整温差设定值        6.检查处理或更换新备件     7.检查低温:令却水循环系统   8.采取管路保温措施       9.检查清理


  2.5 液压油起泡
  液压油起泡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5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吸油口

1 吸油管路泄漏            2 油位过低

1 检查处理          
2
适量加油

液压泵及回油管路

1 液压泵转轴密封或吸油端密封坏   2 回油管路没有浸没入油中

1.检查更换密封件或进行处理   2.采取措施使回油管路浸没入油中


  2.6 液压油缸动作不正常
  液压油缸动作不正常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6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供油管路

1 管路软管弹性太大         2 电磁铁失效            3 比例控制阀发生泄漏        4 阀体内部脏

1.重新走管           2.更换部件           3.检查处理或更换部件      4.检查清理

其他问题

1.由于密封失效或控制故障造成远程控制单向阀没有立即关闭           2.限位开关位置不对

1 检查清理密封或远程控制线路  2.检查相关限位开关位置


  2.7 工作时液压管路撞击或震动剧烈
  工作时液压管路撞击或震动剧烈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7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供、回油管路

1 供油管路容积过大         
2
回油管路控制太快         3.回油管路节流或喷嘴失效

1 适当缩短供油管路       2 适当调节流量控制阀      3 检查调整

  2.8 液压泵启动频繁
  液压泵启动频繁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见表8

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液压泵

1 液压泵因磨损(吸油盘)出现泄漏  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范围设定太小

1 检查修复或更换新备件    2 重新调整压力开关的设定范围

供油管路中的阀

1.蓄压器安全阀泄漏或电磁铁故障造成回流2.供油管路单向阀不起作用

1 检查更换密封件或电磁铁   2.检查处理或更换新件

比例控制阀

1.比例控制阀工作状态不对(零点漂移或不得电时阀芯不在中间位置)       2 压力传感器信号不正确       3.比例阀内部单向阀磨损而产生内部泄漏

1.调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调整零点,或检查处理比例阀         2.检查或更换压力传感器     3.检查处理或更换单向阀

液压油

1.工作时间长液压油温度高,粘度降低 2.液压油污染或乳化变质

1 适当停车降温        2 检查更换新油品

其他问题

1.冷却器效率低           2.低温冷却水温度高         3.压力传感器设定系统工作压力范围太小4.蓄压器氮气充气压力低       5.蓄压器氮气胶囊损坏

1.检查处理水冷器        2.检查处理低温冷却水系统    3.重新调整压力传感器设定范围  4.补充氮气压力至系统最高压力的50%以上             5.检查更换胶囊备件



  3 结束语
  由于现在的密炼机的液压系统的控制系统普遍采用电液控制,电气与液压的有机结合使得系统故障的查询更加困难,这就需要电器人员与液压工程师很好地配合。GKN密炼机比例控制阀故障的查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涉及到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总之,密炼机液压系统故障的查询,需要维修人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和测量、调整、对比,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市场电话:(总机) 0755-27110981 传真号码:0755-27110775   公司地址:深圳市盐田港保税区A18仓
CopyRight © 2012 www.shfs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森华孚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牵牛建站 | 中科商务网  | 网站管理